8月28日,yl6809永利官网在逸夫人文楼D3004举办了题为 “从隐喻角度看道家心论”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匡钊老师主讲,公司周海春教授主持,公司部分师生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社科院的百余位师生以线下或线上的方式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匡老师首先从方法论的角度指出,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经历了两次大的转折。第一次是冯友兰将中国哲学作为整体的、逻辑一贯的体系,且用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等框架超越了胡适单纯从名家出发的视角单一的问题;第二次是张岱年先生从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出发,以凸显中国哲学特色的方法规避了冯友兰过度依赖西方哲学框架的问题。匡钊老师认为,当前应该继续推进这种转折,使得中国哲学的研究能够更加体现出中国哲学自身特有的非分析的表达方式。匡老师以哲学修辞为着眼点切入了这个问题。
匡老师借助认知语言学创立者乔治·莱考夫关于隐喻的研究,说明修辞不只是一种美化表达的文艺方式,还是语言表达自身意义的必要工具,其地位应和分析性工具被同等看待,而最重要和最常见的修辞手段就是“隐喻”。匡老师认为“隐喻”是中国古代哲学相当依赖的说理方式。接下来,匡老师聚焦先秦哲学关于“心”的相关隐喻来展开论述。匡老师首先梳理了从前诸子时代到先秦儒家关于“心”的表达,指出前诸子时代到先秦儒家关于“心”的隐喻可以称作“实体隐喻”,将“心”视作一个实体(entity),具有承载思维、情感能力、德性等的功用。而先秦道家关于“心”的隐喻则是另一种类型,可以称作“容器隐喻”,如老子借助大量的隐喻如“渊”“毂”“器”“室”“橐龠”等具有中空结构的意象来说明“道”,从而将“虚、无、空”等概念注入“心”的概念,完成了语义植入,这就是隐喻的工作机制。匡老师最后总结道,受定义分析框架干扰较小的中国哲学可以被看作一个天然的隐喻论证的实验场,但也需注意隐喻与分析并非互斥的关系,二者的结合互补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哲学概念的理解。
接下来周海春老师对本场报告做了精彩的总结点评。在最后的自由问答环节,现场与线上的师生与匡钊老师就哲学的修辞类型、隐喻表达的客观性问题和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问答互动,气氛活跃,富有启发。在座的师生都受益匪浅。
(审核:阮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