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美学创新”系列学术讲座第2讲——“从趣味到天才:18世纪美学建构的艺术路径”

发布日期:2024-05-14    作者:钟紫云     来源: yl6809永利官网    点击:

5月11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卢春红研究员应邀来公司开展“美学创新”系列学术讲座第2讲:“从趣味到天才:18世纪美学建构的艺术路径”。本次讲座由yl6809永利官网美学教研室主任庄严老师主持,来自yl6809永利官网、文学院、艺术学院的老师们以及yl6809永利官网的部分硕博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微信图片_20240513214530

卢春红研究员以思考导入,围绕18世纪美学建构的艺术路径的主题,首先探讨了18世纪关于趣味问题缘起的两条主要思路:一是以“能力”身份与主体相关联;二是将趣味以“法则”身份与艺术相关联。本次讲座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的内容为“趣味成为法则:自由艺术的思想追踪”,讲述的是关于美的艺术体系建构的思想源起。卢老师将“趣味”一词与“美的艺术”相关联,以美学学科建构和思想史的发展两方面进行论证,以此引出自由艺术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卢老师指出获得自由艺术的两条路径;接着指出自由艺术何以产生、自由的内涵与理性规定,以及制作性的相关问题;最后讨论了近代哲学家巴托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案。

讲座第二部分“‘作为艺术的自然’:美的艺术的逻辑诉求”探讨了艺术与自然(“美的自然”)的主要内容。巴托的思想意味着趣味法则并不是传统理性所规定的,因此需要进一步追问。面对美、自然、艺术这一系列的种种问题,康德做了一个关键性的回答,即提出作为艺术的自然,并作为自己哲学先验体系的一部分内容。卢老师将康德与亚里士多德比较,指出了两者的异同:康德将艺术的自然引入先验哲学体系,对“美的艺术”的建构是根本性的。

讲座第三部分“从‘美的’到‘审美的’:普遍性探求的主观化方向”主要讲述从康德的先验哲学体系回答趣味法则的呈现路径,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从“美的艺术”到“审美的艺术”的转变。卢老师从康德的目的性这一概念出发,回答了趣味法则的自身普遍依据,完成了对“趣味法则获得了自身的普遍性解说”这一结论的论证。

讲座第四部分“‘主体的自然’到天才:美学建构的现实化路径”从康德的“天才”概念入手,主要讲述趣味法则的落实以及该法则如何进入“美的艺术”。卢老师从思想史上分析了“天才”的概念发展,推进了关于自然概念主观化问题的论证,指出了主观性的双层影响在于天才概念的转换与普遍依据的关联,其中天才的现实化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微信图片_20240513214229

最后,主持人庄严老师对讲座内容做了精彩的总结,同时对卢老师来到yl6809永利官网并分享其极富启发的思想表示感谢。随后在座师生踊跃提问,卢老师一一予以解答。讲座结束后,卢老师与在场师生合影留念。


(审稿:庄严 阮航)


下一条:第四届武汉沙湖之畔当代中国法哲学论坛在常州大学顺利召开